关于开展2013~2014学年度各类优秀研究生奖学金

2014-10-14

各教研室/各科室:

根据中山大学《关于开展2013~2014学年度各类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》的要求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全院26名)

1、评选条件及范围:参见《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》中《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》。在校二、三年级学生(2014级中提前攻博、硕博连读的全日制博士生(以下简称“2014级提前攻博、硕博连读生),可作为12硕士生参加此次评选”。)参加此次评选。根据我院惯例,一般以三年级全日制研究生为主要参评对象。

2、奖励金额:奖励金额为每人1500元/年。全日制在职研究生、享受“研究生教育奖学金”的获得者仅颁发荣誉证书。

3、报送材料:由本人填报《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审批表》并附相关材料(院系汇总表)。

二、捐赠类奖学金

根据学校下达的名额,已通知我院各教研室、各科室组织推荐工作。评选条件参照《中山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办法》的基本条件。

1、光华教育奖学金(全院1名)

在同等条件下少数民族学生优先,金额1500元/人。填报《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审批表》并附相关材料。

2、爱尔优秀研究生奖学金(推荐1人)

⑴. 评选条件及范围:在校二年级眼科专业全日制硕士,参照“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”的基本条件评选。

⑵.评选名额及金额:奖励金额3000元/人。

⑶.报送材料:《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审批表》并附相关材料、《院系汇总表》。

3、宝钢优秀学生奖(全院1名)

(1)评选范围:在校(正常学制内)研究生

(2)评选条件:

①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,诚实守信;

②勤奋学习,成绩优秀,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、创新能力、动手能力、灵活运用知识能力、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及较强的科研能力,并取得一定的优秀研究成果;

③尊敬师长,友爱同学,乐于助人,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,能承担社会工作,具有团结协作精神;

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身心健康,乐观进取。

(3)评选名额及金额:博士或硕士研究生4名,院系名额见附表1,奖励金额为5000元/人。。

(4)报送材料:《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审批表》并附相关证明材料、《参评单位汇总表》。

4、宝钢台湾学生、港澳生奖

⑴. 评选范围:在校(正常学制内)港澳台研究生

⑵. 评选条件:

①自觉遵守国家法律、法规,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;

②诚实守信,有良好的道德修养;

③入学考试成绩优秀或在校期间勤奋刻苦、成绩优良;

④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身心健康,乐观进取;

⑤尊重师长、友爱同学、乐于助人,具有团结协作精神;

⑥台湾申请学生必须认同一个中国。

(3).评选名额及金额:全校博士研究生3名,硕士研究生3名,不限培养单位。硕士奖励金额为8000元/人,博士奖励金额为10000元/人。

(4).报送材料:《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审批表》并附相关证明材料、《参评单位汇总表》。

(5). 材料上报截止时间:10月15日

5. 国际华人工商协会奖学金(全校本科硕士共12名)

(1).评选范围及条件: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成绩优秀且家庭困难的在校(学制内)研究生均可申请,其中有创新精神的可申请创新奖学金。

(2). 评选名额及金额:每年奖励12名学生(硕士生和本科生),其中4 名奖学金为创新奖学金,奖励表现出创新精神的学生。学校提供15名候选人,由捐赠方最终确定获奖名单。奖励金额为5000元/人。

(3).报送材料:《中山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审批表》并附相关证明材料。

三、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当年奖学金评定

1、未注册者

2、当年度受过纪律处分的

3、学期缺勤累计2周以上者;

4、参评学年度课程成绩有不合格或补考、重考者的研究生不能参加以上奖项评选。

四、报送材料要求及说明

1、所有表格可在研究生院主页“管理”处下载(网址:http://graduate.sysu.edu.cn/)。填写表格时除签名外均需双面打印。

2、要求申报人员提交“相关材料”指:在学期间申请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、申请人第二作者发表论文(需附论文的封面页、目录及全文)复印件;成绩单;其它证明材料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每人只能申报一个奖项,不得重复。

4所有表格均须电脑双面打印,签名处请手写。相关材料须经教研室初评后,统一报送研究生科,截止日期:10月15日。

联系人:研究生科   贺鑫   TEL: 8848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山一院教育处研究生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0一四年九月十七日